發(fā)布日期:2021-06-23
上海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誕生地、中國革命的搖籃,這里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紅色資源。第一黨支部積極響應公司黨委開展“追紅色足跡,尋紅色記憶”主題尋訪活動的號召,于2021年6月6日星期日,兵分兩路,綠色出行,尋訪了多處紅色遺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A組靜安線由三辦黨員組成,尋訪了上海毛澤東舊居、中共二大會址;B組虹口線由采購科黨員組成,尋訪了魯迅紀念館、中國左翼作家聯(lián)盟會址紀念館。最后,兩組黨員在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會師。
活動當日艷陽高照,黨員們的心情也如驕陽,熱烈似火。大家統(tǒng)一著裝,袖口上貼著“建黨100周年”標志,胸前佩戴著黨徽,精神抖擻地尋訪紅色足跡。
A組首先來到毛澤東舊居陳列館,陳列館位于靜安區(qū)茂名北路120弄5、7、9號(原慕爾鳴路甲秀里317、318、319號),是毛澤東1924年第十次來到上海工作時所居住的地方,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并和楊開慧一起開展革命工作的住所,具有重要的歷史人文價值。毛澤東舊居建筑面積520平方米,一樓展廳為主題陳列室,介紹了1924年2月至年底毛澤東在上海期間的工作、生活情況。二樓設有《毛澤東在上?!穼n}展覽及蔡和森、向警予專題陳列室,大量的實物、模型和場景,使展覽形式新穎、凸顯個性。
A組又馬不停蹄步行至中共二大會址,位于成都北路7弄30號(原輔德里625號)。1922年7月16日—23日,中共二次大會在此召開。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為兩排東西走向的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,磚木結構,建筑面積約2282平方米,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時的建筑風貌。紀念館展區(qū)由“序廳、中共二大展廳、黨章歷程廳、中共二大會議舊址、平民女校舊址展廳”五個展區(qū)組成。展出珍貴史料300余件,輔以先進的展示手段,真實再現(xiàn)中國共產(chǎn)黨創(chuàng)建初期的崢嶸歲月。
B組第一站來到了位于虹口區(qū)的“魯迅紀念館”。該管1951年1月建成開放,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座人物類的紀念館。館內一樓有展廳“奔流藝苑”,多功能報告廳“樹人堂”,收藏魯迅同時代人遺存的“朝華文庫”等服務設施。二樓為“人之子”----介紹了魯迅的生平陳列。館內共有館藏文物8萬余件。
B組第二站來到了多倫路的“中國左翼作家聯(lián)盟會址紀念館”。中國左翼作家聯(lián)盟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導的革命文學界的組織,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。領導成員有魯迅、夏衍等。他們曾團結和組織進步作家,反擊國民黨當局對文化的“圍剿”,介紹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,批判各種資產(chǎn)階級文藝思潮。而“左翼作家聯(lián)盟” 紀念館主要是宣傳、研究左聯(lián),以及進行對左聯(lián)資料的征集保管等工作。左翼文化界以筆為槍,在文學,美術,戲劇,電影,音樂等諸多領域全面發(fā)力,在創(chuàng)作成果上,文化影響上,輿論聲勢上取得了全面勝利。紅色文化不可阻擋的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勢。
參觀結束,兩組黨員在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順利會師,在紀念塔前,支部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,為活動畫上圓滿句號。
第一黨支部
2021.6.17
上一篇: 感受紅色文化,傳承紅色基因